Knowledge

電車知識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台灣擁有四大利基,可創造3.8兆產值、新增57萬工作機會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本(8)月正式發布《淨零臺灣:2023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與願景展望》,此份戰略報告盤點最新的電動運具產業發展狀況,並提出對運具電動化政策的建言,盼望政府能用穩定政策支持台灣電動運具產業。

電動運具是淨零轉型的關鍵角色,國內外皆設定電動化時程

2050淨零轉型的趨勢已不可逆,實踐淨零排放成為全球共同的期望,「運具電動化」更是其中的重要議題。「運具電動化」對減少碳排放和空氣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依賴度都大有助益。透過交通運具的全面革新,從二輪的機車、四輪的汽車到各類大眾運輸,「運具電動化」將是驅動台灣實現2050淨零排放願景的重要途徑。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以下簡稱IEA)的推估,全球2022年購置電動運具的金額超過4,25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3,173億元),較2021年大幅成長50%,顯見市場對電動運具的需求龐大。IEA進一步推算,在若按照現在的政策脈絡發展,到2030年電動汽車每天將取代超過500萬桶的石油使用量,大幅減少石化燃料使用。

台灣政府極具遠見,「運具電動化」的進程起步很早。相關政策始於1979年5月修正《貨物稅條例》,減半徵收電動運具貨物稅;1992年經濟部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進行電動機車研究;1995年開始補助電動機車購買;2010年行政院核定《智慧電動運具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並正式核發「電動運具專屬牌照」。

之後,2015年環保署公告施行《淘汰二行程機車及新購電動二輪車補助辦法》;2017年行政院核定「電動機車產業創新躍升計畫」及「空氣清淨方案」,並曾提出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的目標。

近年隨著世界各國加大對淨零轉型的力道,台灣也於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目標,並於2022年3月及12月分別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及「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確立台灣運具電動化發展方向。也設立了電動運具銷售與普及的目標,如下圖所示:

淨零臺灣:2023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與願景展望

 

電動機車是台灣運具電動化關鍵,也是經濟成長關鍵

在各項電動運具中,台灣以電動機車產業發展腳步最快,也已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成為重要的創匯產業。

產業順利發展的契機包括:政府積極推動綠能轉型,對電動運具提供政策支持,例如稅收優惠、補助金和基礎設施建設;民眾面對環境議題,減少污染和碳足跡的意識提高,使電動機車因零排放特性而成為受歡迎的環保選擇;廠商快速發展相關技術帶動成本遞減,使得電動機車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

政府、民眾和廠商共同推動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的發展,一起為永續交通和綠色交通做出積極貢獻。

電動機車發展的重要性非僅在於其對淨零轉型的貢獻,它對於產業、經濟、就業上的貢獻,更是值得關注。本次戰略報告估算,推動電動機車產業發展已帶動整體產業鏈達到2兆586億元產值,包括供應鏈上游——機車基礎材料產業1兆4581億元產值、供應鏈中游——機車零組件與整車廠整體產值1135億元、供應鏈下游——機車行服務業生產總值4870億元。

未來配合國家淨零政策運具電動化推動規劃,更將帶動機車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產值再擴張近一倍,共可創造3兆8875億元產值,產值效益極為龐大。

電動機車產業除帶動整體產業革新,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產值大幅提升,連帶對就業市場也產生正面助益。本次戰略報告透過產值與勞動生產力試算,在2040年達成政策目標,即達到市售車全面電動化的情境下,預期帶動電動機車本業新增7.6萬就業人數,其他關聯產業新增24.6萬人工作機會,合計高達57萬個工作機會。

用「電動機車國家隊」打入東協,建立台灣區域供應鏈優勢

本次戰略報告也特別點出,地緣政治的因素影響各行各業。電動運具產業鏈應未雨綢繆,尤其台灣已建立完整的電動機車供應鏈量能,更該把握優勢,參考國際間逐漸將產業供應鏈朝向區域化整合的發展腳步,放眼國際市場,特別是東協國家。

台灣所具備的利基包括:

一、東協已成為亞洲區域生產中心,台灣政府推行新南向政策,對東協成員貿易互動日益密切、產業鏈結日益深厚、雙向投資日益頻繁。

二、電動機車和電動汽車不同,受鋰礦影響程度小,反而在電動機車技術上極為重要的晶片,台灣具備全球頂尖的晶片研發及製造技術,可提供高品質、高效能和具競爭力的產品。

三、台灣電動機車產業技術領先,並已建立完整的供應鏈量能,不只可提供內銷,也可以外銷創匯;或透過「電動機車國家隊」赴東協國家投資,降低跨國供應之生產、運輸成本與政治風險,放眼國際間新興市場淨零商機。

四、東協為全世界最大的機車市場,對於總持有成本較低的電動機車購買意願高。台灣若能善用自身優勢並針對東協市場的特點做出調適,有機會在電動機車領域中取得先機,並在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取得成功。

從國際趨勢到台灣的產業利基,都已說明已突顯電動機車發展對淨零轉型與經濟成長的重要性,本次戰略報告特別盤整出這些優勢,希望能讓社會大眾更了解這個已在台灣發展已久,但近年才更被大家看到的產業。SMAT認為,台灣應掌握電動運具產業這個關鍵機會點,才能對抗氣候變遷的衝擊,帶動我們的未來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