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淨零排放的推進腳步越來越快,11月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於埃及召開,各國紛紛針對氣候變化提出淨零行動與目標。環保署署長張子敬在日前投書美國媒體及南韓媒體,表達台灣對淨零轉型的積極與決心。國發會也對外表示,3月底公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的「12項關鍵戰略」,預計於2022年底提出具體行動方案,其中一項關鍵戰略便是「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
對於將機車做為日常代步主要工具的台灣人而言,電動機車的角色將是發展台灣運具電動化的重要元素。國發會所發布的淨零路徑中,設定電動機車市售比例應於2030與2035年分別達35%與70%,並在2040年達成所有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然而若根據交通部的資料顯示,近三年電動機車占新車銷售比約在10%左右。在這個現狀下,要怎麼加速台灣運具電動化普及的速度?
對此,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特地委託山水民調公司,針對全台灣年滿18歲且領有普通重型機車駕照的民眾進行電話隨機抽樣調查,了解民眾對電動機車購買與政策的意向,以進一步提供政策建議。調查結果有五大重點:
一、超過七成民眾認為政府提高購車補助、六成認為增設充換電站,對運具電動化最有幫助
關於民眾對於「為了提升運具電動化目標,希望政府可以怎麼做」的調查結果,有70.8%的民眾認為政府可以提高汰換及新購電動機車補助、66.5%認為增設充換電站會有所幫助。
這顯示多數民眾認為要增加電動機車的數量,與政府購車補助及能源補充設施的支持有密切關聯。事實上,世界各國在推動運具電動化的政策當中,以購車補助作為鼓勵方式是相當常見,也是最有效果的手段。
更積極多元規劃購買電動機車的實質誘因,與完善基礎使用環境,仍是政府應努力持續加強的目標。
二、三年內會購車者,考量政府補助的比例最高
本次調查發現「三年內有計畫購車」的民眾在影響其購車考量的因素中,以考慮政府補助金額的比例最高,達53.6%。由於近期有意購車的消費者,應是最務實也最貼近實際用車需求的群體,可見購車補助在實際的消費行為中,是最接近民眾考量的重要因素,更在推行運具電動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相信政府相關單位加強對於民眾購車補助,不僅提高消費者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政策效果也將十分顯著。

三、若環保署恢復提供新購補助,六成以上民眾會增加電動機車購車意願
目前的電動機車購車補助,以經濟部提供的7000元補助為主,環保署的部分則僅針對「汰購」電動機車提供1000元的減碳效益獎勵金。而本次特別針對「若環保署也提供新購補助」是否會影響購車意願進行調查,發現有66.7%的民眾會因此提升購車意願。顯示環保署若能恢復新購補助,不僅是正視民眾的心聲,也將有助於加速運具電動化速度,達成更好的減碳效益。
另外進一步分析民調結果發現,民眾除期望政府能恢復新購補助以外,另外有53.4%的民眾認為「充換電方便」可以提高購車誘因的比例最高。
因此,政府若能在政策端積極推動健全電動機車使用環境,同樣也能強化電動機車的吸引力,使消費者提升購買意願。
四、增加新購補助可增加近八成年輕族群購車意願
在騎乘機車的年輕族群中,18-29歲的受訪者有92.8%目前騎乘燃油機車,調查結果也顯示,若環保署提供新購補助,78.8%受訪者會因此增加購買電動機車意願,是所有年齡層中從油轉電意願比例最高者。
考量學生群體在經濟負擔上的能力較低,更可能因為價格因素而阻礙選購電動車輛的誘因。以國際車輛數據研究公司所做的調查為例,年輕買家對電動車輛的換購意願確實不斷增加,但與成本較低的燃油運具相比,較高的車價仍是阻礙年輕族群換購的重要因素。對年輕族群而言,因初出社會或仍在學,經濟條件尚不寬裕,因此購車補助成為此族群的重要考量。
若能透過補助讓年輕族群成為電動機車使用者,提早建立電動機車的使用習慣,以機車使用年限平均約十年來看,將對未來電動機車的普及更有幫助。
五、淨零轉型已成顯學,近九成民眾支持將運具電動化作為企業ESG方案
淨零轉型已成國際趨勢,在這場全球的氣候戰役中,台灣絕不能缺席。
對於政府提出之淨零排放目標的相關看法,根據調查結果,有80.3%的民眾支持2050淨零排放、77.6%同意運具電動化是重要措施,同時有高達82.2%力挺政府應逐年規劃目標。顯示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與淨零排放政策高度符合,民意也傾向在完善配套之下循序漸進,因此政府應積極說明政策方向,擬定更詳細的執行路徑,同時配合前述的購車補助提升誘因,相信能加速電動機車數量成長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查也發現,受訪民眾高達88.4%認為企業應盡社會責任,將運具電動化作為ESG方案,為台灣的淨零排放和永續發展努力,顯見民眾對於企業在環境永續責任上的期待和重視。

結語:補助政策不能停,友善環境齊並行,電動機車助淨零,台灣轉型向前行
總結本次民意調查的結果,台灣民眾已對發展淨零轉型、運具電動化有高度理解與支持,且對不特定民眾來說,購車補助仍是最直接有效的政策方針,特別是對於三年內會購買機車的族群以及年輕族群來說尤其重要。
整體而言,要加速民眾汰換和購買電動機車,提高新售電動機車比例,在現有的補助政策上,必須要規劃擴大補助的範圍、對象和金額,並以持續規劃補助為目標,提高民眾選購電動機車的意願。
國發會在3月公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已經為台灣的電動機車產業設下關鍵的中長期目標,可惜政府雖然訂定2030年電動機車新售比例應達35%,但去年比例僅11.6%,顯示政府需要更針對現況精準施行政策,呼應民眾的需求來擬訂運具電動化的具體行動方案。這也是SMAT執行民調的初衷,盼能提供相關部會參考,讓淨零排放的具體行動方案更切合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