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cy

政策資料

運具電動化產業邁向淨零轉型,賴侯柯三位總統參選人打算怎麼做?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於9月24日舉辦「淨零世代 共好未來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發表會,包括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官員、國家級財經智庫,與電動運具產業鏈上中下游業者皆有與會,集結產官學研各界逾千人到場,是台灣電動運具產業歷來規模最大的盛會,同時邀請副總統賴清德、新北市長侯友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三位總統參選人,一同響應台灣推動運具電動化,邁向淨零轉型。

邱俊榮:發展電動運具產業成就淨零目標,政府應推動「333政策」

SMAT理事長邱俊榮表示,發展電動運具對淨零轉型、經濟、產業及就業都有極大的推動效果,《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中明確指出,推動電動運具產業,不只能為淨零帶來貢獻,更有望創造3.9兆新台幣的產值,帶動57萬個工作機會。

邱俊榮理事長強調,在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的過程中,要讓所有利害關係人能夠共好,並讓人民有感。建議政府從三個面向進行政策思考:第一,要加強傳統機車行的轉型動機;第二,要提高民眾轉換電動運具的意願;第三,要降低電動運具的日常使用成本。根據以上三個面向,協會呼籲政府應該跨部門協作,推動「333政策」。

「333政策」的內涵包括:經濟部提供機車行銷售電動機車每輛車3000元的銷售獎勵金,加強基層轉型誘因;環境部恢復3000元的新購電動機車補助,鼓勵綠色環保消費;交通部補貼每月300元的電池資費給電動運具的使用者,平衡燃油運具與電動運具的使用成本。透過多元獎勵的方式,加速電動機車普及。

賴清德:電動運具發展有五大目標,須研議最佳政策,加速推動機車產業電動化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現任副總統賴清德錄製影片致詞表示,2050淨零轉型是跨世代、跨領域、跨國際的巨大轉型工程。在淨零轉型的趨勢下,發展「電動運具」不僅帶來減碳效益,也將帶動產業發展。尤其台灣機車超過1400萬輛。運輸部門佔全台灣碳排量13%,推動「運具電動化」是推動淨零轉型、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關鍵。

賴副總統表示,他在擔任行政院長任內,就曾指示各部會要合力建構,發展非燃油機車生態系。事實上,賴副總統在2017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期,就為改善空污議題,宣布2035年禁止市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是相當有前瞻性的決策。雖然最後在少數燃油機車業者的抵制下未能實現,但也讓人感受到賴副總統對於非燃油運具的重視。

賴副總統強調,未來如有機會繼續帶領執政團隊,也將繼續推動台灣電動運具發展,並提出五大目標,包括推動電動運具成為兆元產業;結合ICT產業以及淨零轉型技術,成立「淨零科技平台」,建構電動機車友善使用環境;研議最佳政策,加速推動機車產業電動化;結合新南向政策,組國家隊帶動電動運具打入新興市場;持續推動「公正轉型」,在轉型過程中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21日上午在中央黨部舉行
「2024國家希望工程」第3場國政願景發表會,聚焦
健康、醫療議題,提出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盼減輕罹癌病友的負擔,打造「健康台灣」。
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2年9月21日

侯友宜:電動機車是產值可以翻倍再翻倍的明星產業,用最快的速度推動「運具電動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現任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同樣透過影片致詞表示,電動機車是邁向「淨零未來」的重要產業,可以顯著改善空氣品質,讓機車通勤族,呼吸更乾淨的空氣,並且提高能源轉換效率,讓台灣,成為領先世界的乾淨之島。

新北市政府向來積極投入永續發展,侯市長在2022年參與「2022 SDGs國際論壇」時,曾提出新北市政府淨零路徑圖,其中便規劃要於2035年停售燃油機車、2040年停售燃油小客車與小貨車。

侯市長強調,電動機車產業絕對是產值可以「翻倍再翻倍」的明星產業,是新的護國神山群。台灣電動機車絕對可以發展的更好。若當選總統,他會用最快的速度推動「運具電動化」,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並且協助傳統修車行轉型、廣設充換電站,提高消費者購買誘因,降低使用成本等。

wmhs1ha7dr2e8kr451w8ypn36ecdch

柯文哲: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推動運具電動化,實現淨零碳排需要執行力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親自出席大會,並致詞表示,面對2050淨零碳排,台灣作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勢必要遵守這個規則,淨零碳排已經不是政策問題,而是如何執行的問題。

柯文哲也舉出過去在台北市的經驗,台北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交通占20%。以他的經驗來談,政策的執行應該要「由內而外,由公而私」,因此他在台北市長任內要求所有台北市新購公務機車全部換成電動機車,由公務機關開始推動整體產業轉型。

事實上,台北市政府過去在電動機車的補助上也十分積極。除了常態的加碼補助外,更在2021到2023年推出「振興加碼」補助方案,不論汰購或新購電動機車,每輛都加碼補助8000元。這也使得台北市的電動機車占總機車數比例提升至8%,是全國平均的兩倍。電動機車新售比更達25%,是最接近國發會設定目標的縣市。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紀念紀錄片發表會5日上午在
靜修高中舉行,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圖)出席
致詞表示,「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他希望
100年前台灣民眾黨和蔣渭水沒能成功的事情及沒完
成的命運,會接棒下去努力,並繼續發揚光大。
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12年8月5日

結語

電動機車運具產業的發展,是不分黨派的政策。本次活動,以及過去幾年協會所舉辦的活動,都能看到跨黨派的政治人物共同參與跟支持,代表大家都體認到「淨零轉型」的重要性以及「運具電動化」在其中的關鍵性,成為跨黨派政治人物的共識。

電動運具產業未來要持續發展,挑戰依然很多,首先要突破的就是電動運具的普及率。要讓電動運具深入人民生活,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SMAT衷心期盼,政府能跨部會協作,推動「333」政策,促進綠色經濟,創造綠色就業,讓電動運具產業真正成為台灣的護國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