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Column

關鍵評論網 專欄

歐盟淨零轉型啟動 2035新售車輛全面電動化

作者:

今年5月國際能源總署(IEA)發布的《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報告指出,在全球平均溫度增加不超過攝氏1.5度的前提下,有三大領域必須徹底轉型,才能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分別是能源生產、交通運輸與消費方式。

 

先前我們曾分別向大家介紹過美國日本是如何應對全球淨零轉型的挑戰,而在歐盟,7月中旬所宣布的Fit for 55 package(下稱55套案)內容涵蓋大量且複雜的政策革新,涵蓋能源、建築、交通、碳交易與氣候變遷等多項政策手段,目標在2030年溫室氣體須減量55%,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具企圖心、最有規模的氣候變遷應對方案。

 

2020年歐盟為台灣第5大出口市場,出口額達到2291908萬美元;同一年度台灣在歐盟投資金額達151030萬美元,投資項目包含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等。作為臺灣緊密的經貿夥伴,歐洲這波減碳政策在制度的規劃與交通工具轉型上,又有什麼值得台灣參考借鏡的地方?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新版歐洲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指令成關鍵

 

早在20204月,歐盟執委會就提出《歐盟復甦路徑圖》,確保未來各項重大投資皆遵循《歐洲綠色政綱》(The European Green Deal) 的指導原則,目標是2050年前運輸部門能夠減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並透過建設周邊基礎設施及價格誘因,推動低碳燃料的轉換與低碳運具的轉型。具體措施包含應停止化石燃料的補貼、運費應反應環境污染的外部性,以達成永續運輸的政策願景。

 

20217月,歐盟更進一步宣布55套案的大規模減碳方案,其中在交通運輸方面,歐盟要求2025年公路運輸燃料供應者應加入新的碳排放交易系統中、2030年的新車平均排放量要比2021年再減少55%、2035年則必須達到零排放量的政策目標,屆時歐盟所有新銷售的車輛將全面電動化,燃油引擎將面臨淘汰。

 

環資中心的報導指出,歐盟公布的「歐洲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指令(European Alternative Fuels Infrastructure Directive,AFID)」,將會要求會員國擴大充電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的站點數量,目標是在主要高速公路上每60公里要設置充電站、每150公里要設置加氫站,用以確保零碳排、低碳排的交通方式,可以安穩健全地在歐洲路網上被使用。

 

公路運輸將納入新碳排交易機制

 

歐盟是過去最早實施碳排放交易系統(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TS)的地區之一,也就是為成員國或某些產業設定碳排的最高上限及額度(carbon permits),讓有超量排放需求的單位,向實際碳排低於上限的單位購買額度,一來讓生產者有彈性調整,二來也是以「出售配額可以賺錢」的方式,變相鼓勵更多人投入減碳的行列。

 

而歐盟的55套案明訂擴大ETS,將排放上限從今年開始逐年減少4.2%,並把高碳排的航運業列入其中,擬定更高規格的減排計劃。相關報導也指出,為因應長期以來公路運輸與住商部門的減碳力道相對不足,歐盟執委會針對該部門將單獨規劃新的碳交易機制,後續的實際方案與效應值得關注。

 

圍堵「碳洩漏」:碳關稅登場,台灣首當其衝

 

當然,如果讓歐洲一人唱獨角戲,也無助2050氣候中和的目標。部分生產高碳商品的企業為了規避上述法規,轉而把工廠移到規定相對寬鬆的國家,造成「碳洩漏」(Carbon leakage),使全球總排放量不減反增。

 

為此歐盟搬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來做把關。在CBAM規範下,自2023年起,進口商需開始監測和申報鋼鐵、水泥、化肥、鋁、電力商品的碳含量;2026年正式實施後,必須向成員國的主管機關註冊並購買證書,商品有多少碳排就要付多少錢,價格依照每週平均歐盟ETS交易的拍賣價格計算。除非進口商所屬國和歐盟一樣有ETS市場,或是能證明已在原生產國支付碳成本,否則都得嚴格納入CBAM機制中。預料該制度上路後台灣產業如鋼鐵、水泥、紡織等產業將會首當其衝。

 

雖然現階段運具相關產業雖尚未被納入首波名單中,但參考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台綜院台灣氣候變遷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堅明在「國際碳關稅最新發展趨勢與作法」的研究,針對「2020年我國出口歐盟前十大產品」進行「碳關稅貿易脆弱度」的計算,結果發現,「汽機車及其零件」是碳關稅貿易脆弱度第三高的產業,考量歐盟為台灣汽機車零組件外銷的重要市場,未來對該項產業可能產生的衝擊影響不可不慎。

 

投資減碳正對時:臺灣運具電動化

 

全球對溫室氣體的討論從紙上談兵,逐年變得更迫切、更具體,目標從「減少」碳排聚焦在更嚴格的「淨零」,甚至在不久的將來要達到「零排放」。許多國家早已著手對應,而臺灣對此是否建立更明確的法律規範、碳排放交易系統或其他機制等,或許還得等上一段時間。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上路至今超過6年,這些年極端氣候事件頻仍、各國政府和媒體熱烈討論淨零排放,現行的溫管法已不足以應付新的環境變遷,臺灣需要更有效益的規劃。今年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宣布裁示溫管法必須以2050淨零排放為方向努力;8月蘇貞昌院長主持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時,也請環保署積極辦理溫管法修法,納入淨零排放外,要就推動碳費、碳定價制度規劃細節和配套。

 

就產業面來看,世界各國積極發展電動汽機車產業,在禁售燃油車上下足功夫,光是以二輪的電動機車為例,專家指出,若是把臺灣製造的電動機車推向國際,可以創造20萬個工作機會及9,900億的市場產值;就環境面,普及電動運具能實現能源多樣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讓臺灣以國際夥伴的角色,為淨零排放起到實質作用。

 

遺憾的是,現行台灣的交通運具政策仍與全球淨零轉型的大目標有所抵觸。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就表示,政府過去宣布2035、2040年禁售燃油機、汽車的政策,未實施就喊卡,反而讓移動性污染源機車滿街跑,政府應加速電動機車的發展,普及率提升就要維持相關補貼,且應讓油車比率逐漸降低,甚至不應補助鼓勵使用。

 

歐盟作為淨零排放的領頭羊,從最新的政策中,我們能看出歐洲加速綠化交通運輸速度的決心,並將此納入碳交易機制中,普及對環境友善的交通工具是歐盟再再強調的重大方針。而臺灣作為ICT產業的領導者、坐擁豐沛的技術和人才,只要政策的目標明確、手段具體,我們仍可對淨零轉型的願景抱持高度期待,台灣的經濟體質也有機會藉此轉型,朝向低碳低污染的產業邁進。